龟壳暗含的天干地支二十四节气
说到龟壳,不得不说龙骨。
龙骨,并不是龙的骨头,而是乌龟,大型野兽等古代动物骨骼的化石。而刻在龙骨之上的甲骨文,是中国的一种古老文字,又称“契文”、“甲骨卜辞”、“殷墟文字”或“龟甲兽骨文”。主要指中国商朝晚期王室用于占卜记事而在龟甲或兽骨上契刻的文字。
甲骨文,是中华道统的文字之一。
刻于龟壳之上甲骨文
人们认为乌龟有着判断吉凶的能力,遂用它来占卜求卦。为什么龟壳可以用来占卜,下面来给大家普及一下有关龟壳的有趣知识:
乌龟脊背最高处有三个龟壳纹,代表的是天地人三才。

最上层与最下层之间的龟壳纹有十块,代表的正是十天干。

龟壳最下层一圈有二十四块龟壳纹,代表二十四山,俗称二十四节气。

乌龟腹部则有十二块龟壳纹,代表的便是十二地支。

由此可以便知,中国古代利用烧裂龟壳来观察纹路的走向,进行占卜和祭祀。是利用了乌龟龟壳的特征,刚好和八卦的天地人、三才,天干地支以及二十四节气。不管是出于巧合,还是龟的长寿,以及乌龟同时也代表了四神兽中北方的玄武。
总之,这种特征,使得龟在中国古代古人用来占卜祭祀活动中一种重要的工具。一定有他的道理在里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