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四大流放之地,如今很多人花钱也想去
“流放”这个词语,大家都不陌生,它是古代的一种刑罚,主要是将犯人发配到边远荒僻的地区。在现代人眼中,这罚得好像也不算重,但在古代,它可是仅次于死刑的一种刑罚!因为古代交通不便,发配之地路途遥远,流放者能活着到达目的地的都不算多。即使到达了,那种环境恶劣的地方,也容易让流放者在苦困中失去性命,可见流放之刑的恐怖。
在古代的时候,有四大流放之地,你都知道几个?
湖北房陵
房陵是一个特殊的流放地,它之所以成为了著名的流放地,主要是因为流放到这里的,几乎全是达官贵族。
最先流放到这里的,就是吕不韦、嫪毐家族,之后还有汉高祖流放驸马赵歇,汉武帝流放汉景帝孙刘勃等人,甚至连唐中宗李显都曾被武则天贬到房陵,呆了许多年。
正因为房陵距离古代的政治中心长安很近,便于统治者掌握,因此,那些达官贵人大都被流放在此。
川蜀黔州
黔州地处西南,非常偏僻,适合流放官员,所以也成了古代主要的流放地,尤其是在唐朝,许多人都被流放在此。唐太宗李世民的太子李承乾,暗中发动政变后,就被唐太宗贬为庶人,流放黔州。后来,唐高宗李治也将长孙无忌、太子李忠流放在了此地。
海南崖州
崖州,在古代的时候被称为“天涯海角”,人们认为它是华夏大陆最偏远的地方,因此自汉朝起,崖州就是流放圣地。
从汉至明,被贬在崖州的名臣学士数不胜数,其中就包括唐代两朝宰相李德裕、北宋太祖时的宰相卢多逊、宋仁宗时的宰相丁谓等。
杨炎在贬谪途中,曾写过一首诗:“一去一万里,千之千不还。崖州在何处?生度鬼门关。”可见当时人们对崖州的恐惧。
黑龙江宁古塔
在清宫剧中,“发配宁古塔”是非常常见的台词,犯人一听说要被流放宁古塔,无不魂飞魄散。
宁古塔对于当时的人来说,是气候极为恶劣的,《研堂见闻杂录》中写:“宁古塔,在辽东极北,其地重冰积雪,非复世界,中国人亦无至其地者。”
犯人被流放到又苦又冷的宁古塔,是很难存活下来的,所以,当时很多被流放的官员家眷宁肯自尽也不去宁古塔。
不过,随着时代的发展,如今这些城市都发展得很好,不少人都抢着来这里,它们早已不是令人闻风丧胆的流放之地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