芒种是我国二十四节气之一的节日,随着芒种的到来我们所生活的环境的气温也随之升高,这个时候的空气也会变得相对潮湿,降水也会随之增多,除这些特征之外芒种还有还有一个特别的特征那就是芒种三候,那么大家知道芒种三候是什么意思,芒种分为三候是哪三候呢?一起来看看吧。

芒种三候是什么意思

在我国古代的时候人们将“五天”称为“一候”。因为一个节气大约在15天左右,所以一个节气我们又称之为“三候”。而每个节气的“三候”一般都是结合一些节气当时的气候特征,和一些特殊的气象特征来起了名字,用一些简单明了的代表当时的一些节气特点。而我们的芒种节气则早就被古代划分为这三候:“一候螳螂生、二侯鵙始鸣、三候反舌无声”。

芒种分为三候是哪三候

芒种在古代的时候就被分为三候,一侯螳螂生指的是螳螂在前一年深秋产下的卵,要到了现在芒种时节,才能感受到阴气初生才破壳而出的小螳螂。二侯鵙始鸣,在这里的鵙我们一般是指伯劳鸟,它是一种小型的比较凶猛的小鸟。每到这个时候喜欢阴暗的伯劳鸟也会开始出现在枝头并因感觉到阴气而长鸣不止。三候反舌无声,这里的反舌指的是能够模仿其它鸟类鸣叫的一种鸟,在芒种的时候它却会因为感应到了阴气的出现,而停止了鸣叫。

芒种意味着什么

芒种中的“芒”字,一般指的是一些麦类粮食等有芒农作物的收获,在这个时候大麦,小麦等一些有芒类的农作物的种子已经成熟,将要收割;而芒种的“种”字,指的则是谷黍类的农作物要开始播种的节令,比如晚谷、黍、稷等夏季要播种的一些农作物,说明这正是播种最忙的季节。人民常说的“春争日,夏争时,而夏争时的”争时“是指在这个时节的收割还播种农作物正是农民忙的时候。大家常常说的”三夏“是一个大忙的季节,三夏指的是忙于夏丰收、夏播种和春播农作物的在夏季成熟马上要收割。而”芒种“的到来,也代表着农民将要开始忙碌于田间生活。

以上所写是关于芒种三候是什么意思,芒种分为三候是哪三候的内容,希望对你们有所帮助,芒种马上就要到来了,我们的田间生活又要开始忙碌起来了。